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技术难题:“如何平衡挡烟垂壁的高度与排烟口数量?”
最新发布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对排烟口数量做了限制,这直接受到储烟仓的高度影响。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如何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应用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尽管标准文件中没有具体规定排烟口的间距,但从解释和实际应用来看,风口的布置是受到一定要求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Smin=0.9×18001/2=0.9×0.71=0.64m=640mm(排烟口边缘距离)。这意味着,排烟口之间不仅需要满足最远点距离不大于30米的要求,还需要保持一定的间距。这就会导致风管的长度增加,特别是在商业项目中,机电管线错综复杂,管线交叉频繁,对净高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走道为例,假设排烟量为13000m3/h,楼层高度为4m,烟层厚度按照《烟规》附录B的500mm计算,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为1800m3/h,因此需要8个排烟口。在这种情况下,排烟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40mm,考虑到风口本身的长度,需要8米长的管道。对于没有吊顶的空间,储烟仓的厚度等于楼板到挡烟垂壁底边缘的高度;而有吊顶的空间,储烟仓的厚度等于挡烟垂壁的高度。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净高的情况下,储烟仓的烟层厚度越大,排烟口的最大排烟量就越大,可以通过增加储烟仓的高度来减少排烟口的数量。然而,在实际项目中,挡烟垂壁的高度增加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制约:
- 规范最小高度及清晰度要求: 对于净高大于3m的场所(如商业4米净高),规范规定最小清晰度为Hq=1.6+0.1×4=2m,因此储烟仓的高度不能超过2m。
- 疏散高度要求: 虽然常规认为疏散的净高度不应低于2.2m(规范要求防火门的净高不低于2.0m),但具体疏散高度的要求并未明确规定。
- 美观度的考虑: 在设计中,大块挡烟垂壁的设置可能会影响整体美观度,尤其是在精装修的情况下。
总结来说,如何平衡挡烟垂壁的高度与排烟口数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项目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建筑效果图确定可接受的挡烟垂壁最大高度,同时满足最小清晰度和疏散高度的要求,以减少排烟口的数量。另一种方法是在吊顶上开孔,将吊顶空间也计算在储烟仓内,从而减少排烟口的数量和挡烟垂壁的高度。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这些决策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安装空间、美观度和成本等。因此,在抽象概念和具体应用之间寻找最佳平衡可能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独特情况进行权衡。